兒童自然生態展
數位電影製作概論(第2版)

數位電影製作概論(第2版)

  • 定價:520
  • 優惠價:946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以「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架構,從梳理與強調電影敘事中空間與時間、視覺和光影等的核心概念出發,在內文中搭配圖例與各樣式的表格和工作流程設計,將核心技術的演變和特點加以例證說明外,針對數位電影成像及後期製作工藝等相關知識,進行電影表現與技術運用的全面性論述。在理解系統性的數位電影製作特性後,進一步把啟發敘事與視覺上的想像、時空上的想像、S3D立體電影的想像和表演上的想像,等數位與想像力之關聯範疇,設定為本書的論述對象之同時,復以電影技術和藝術的一體兩面性,重申與再思電影作者要與時俱進理解電影藝術和科學,以知識管理的特性運用新的電影製作知識與工藝,豐富電影的想像力和藝術性。

本書特色

  1.提供關於數位電影製作的由來、轉變與目前相關處理環節的重要知識,經由理解底片融合數位製作的原理,協助讀者建構起當代數位電影製作的必要理論基礎。

  2.提供給有志從事電影工作的人,在實際製作與創作電影時對於創意視覺化、拍攝方式選擇的差異化、後製工作選擇與管理流程化時,能夠和想像力互相彰顯與呼應,並把它在電影製作的實務面上獲得應證與發揮,站在一個創作、製作者的立場延續電影精神,以開創電影表現的領域。

  3.從敘事結構面、表現元素面和製作工藝面等,分別從傳統電影製作、記錄方式的數位化、後製作上的數位轉變、數位運用上的想像與映演和發行平台等幾個範疇,進行知識和觀念的梳理與闡明。各章節內容的梳理與論述依據,亦循著「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架構,相互呼應,嘗試在數位化製作的體系中,建構一種適用的體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丁祈方


  學歷
  日本大學映像藝術創作碩士、日本大學藝術學博士(電影領域)

  現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副教授

  經歷
  中華電視台駐日本新聞製作助理;台灣高速鐵路公司特約翻譯、顧問;台北影業顧問;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影展評審委員;高雄市公用頻道推動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高雄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高雄市電影事務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城市映像影片審議委員;波蘭2011國際學生短片評審委員;宜蘭縣政府影視事務委員會委員;東方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專任講師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
  電影表現與製作、製片管理、產業與資金等
 

目錄

導言 想像力、藝術、技術與知識管理
一、想像力與藝術和技術的關係
二、知識管理與藝術和技術的關係
三、「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架構
四、本書的目的、各章組成和期望
 
壹 電影的敘事與視覺化
一、電影敘事
二、造型與形象-電影的敘事空間
三、時間知覺恆常性、抽象(心理主觀)性與隨機性-電影的敘事時間
四、視覺動機與視覺化原則
五、視覺預覽(Pre visualiztaion)作業
 
貳 光、色彩與電影表現
一、光與色彩
二、色彩-顏色視覺(Color vision)
三、造型、色調與電影表現
 
參 電影的成像與記錄工藝 .

一、電影底片的成像工藝
二、電影的拍攝速率與快門
三、數位電影的成像工藝
四、其他(影響數位系統獲取)影像視覺參數
五、色彩管理
六、數位電影的幾項思考
 
肆 後期製作工藝 .

一、傳統與數位技術混用的電影後期工藝
二、非線性剪輯工作流程的確立
三、數位中間技術(Digital Intermediate)
四、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概念的後期工藝
五、視覺特效的工藝
六、套片
七、數位調光(Color Grading)
八、數位電影發行母版(DCDM)與數位電影發行拷貝(DCP)
 
伍 數位時代的想像力
一、時空的圖層想像.
二、時空的延展想像之類型
三、電影的奇觀想像
四、表演上的想像
五、小結
 
陸 結語

一、幻影的追求
二、影像真實感
三、技術的本質性回歸
四、數位電影製作的5個L
五、從異平台與跨平台
六、邁向未來的解放
 
參考書目
 

自序

  10 多年前曾因創作研究計畫,把當時頗為罕見的數位電影攝影機,和攜帶式示波監視器自日本帶回國內進行拍攝研究。這些攝影機與檢測裝置,在當時美、日等地的數位電影拍攝工作上已是標準配備,但國內卻仍相當稀有。因此劇組成員都很欣羨能夠以此設備進行電影的拍攝。如今物換星移,數位電影製作多已將訊號數據的檢測和監視功能,內建在攝影機或監視器內,隨時可以展示與提供給導演、攝影師和DIT 等人作創作參考,與影像品質的技術性確認,這除了是創作上輔助想像力實現的新增工具之外,也是數位化顯著改變電影製作體制的現象之一。

  然而接觸所及,無論是其他影片的拍攝劇組或是課程學生,對於數位設備所提供的監視影像或數據如何理解往往都有極大落差。此外拍攝現場或後期工作人員,也常因彼此間的訊息溝通不良容易發生誤會。這些不解或誤解的原因,多是因為大家輕忽了電影自底片轉換成數位時,在創意執行上不甚清楚兩者間製作原理的同、異何在所產生。雖然說可以採用多方嘗試並從失敗中找出方法的實踐方式,但是過多的失敗也不免抹煞多數人的鬥志。這便使作者意識到系統性的數位電影製作專書的必要性。在累積更多的拍攝研究與製作經驗,與蒐集國內外新知和文獻爬梳,以及與業界人士的意見溝通後,於2013年春開始了本書的撰寫。

  電影創作包括了創意與製作兩個層面。因此本書的核心,是基於啟發電影創作,理解電影製作上原理和觀念的論述。所以內文包含了藝術表現和技術駕馭,以及電影的敘事本質和未來的發展等架構。然而前述各項都必須透過以充分的科學知識為基礎,和實際運用才可達到全面性的理解,所以上述四者更發展成本書撰寫上「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思維依據。依此本書分別完成了敘事、電影視覺化、從底片到數位的電影成像和後期工藝,以及數位的想像力等幾個章節。

  本書的撰寫也面臨幾項挑戰。因為科技的更替與發展永不停歇,雖極力在內容上儘量和當下的發展脈動接軌而戮力,然而訊息資料量的龐大以及部分資料取得不易與保密原則等,仍然無法避免會有部分訊息未能公開,或是無法全面顧及之處,甚覺可惜。

  即便如此,本書的完成也要感謝許多人。在觀念論述上,受到了電影教育界前輩學者們諸多精闢的建言啟發,也受到陳以文導演、林良忠教授、好萊塢視覺特效導演Shigeharu Tomotoshi 等人,在想像力、攝影的成像和後期工藝與視覺特效上的許多討論而得以成型,讓本書在內文上能有更豐富的論述層次與說明。電影製作階段的幾項工藝中,再次向索爾視覺效果公司(solvfx)、天影數碼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與南方天際影音娛樂事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例證說明的影像,表達深切感謝之意。電影表現論述上相關電影段落的圖像例證,感謝海鵬影業公司姚經玉先生、山水國際娛樂有限公司王統生先生的提供,特此致謝。另本書的校稿也受石宛蓉和周語莊小姐,利用自身影片拍攝製作、企畫提案和研究工作的空檔進行協助,由衷感謝二位的辛勞付出。內文部分的繪圖也因有林真熙小姐的幫忙才得以完成。在此也特別向麗文文化事業編輯同仁,提供本書出版上寶貴的經驗和協助,謹致謝忱;以及因故耽擱,造成本書各項進展與現況的增修工作,直到104 年11 月才完成的耐心等候而致歉。最後要感謝家人們長久以來對我工作上的包容,謝謝你們。

丁祈方謹誌 民國105 年3 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486417
  • 叢書系列:藝術
  • 規格:平裝 / 366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言  想像力、藝術、技術與知識管理

一、想像力與藝術和技術的關係

一切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發明……意味著一種進步,在藝術中也是如此……,技術手段是藝術最有效的促進者,本身就是靈感,……藝術中,工具先於靈感而存在。――貝拉,巴拉茲

藝術是藝術家的自由創造,而藝術家的思維似乎不受自然規律的束縛。藝術需要自由想像、大膽誇張,甚至對物件進行隨意的變形處理, 這種想像性、虛擬性恰恰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想像(imagination)包括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的結果是虛構、非真實的,另一方面它的結果卻也可能對現實問題提供新解答(鄭泰承,1995)。

而科學也同樣離不開想像――科學想像的自由和神奇不亞於藝術想像。與藝術思維一樣,科學思維也充滿了創造性、聯想,甚至直覺、靈感與頓悟等。科學發現經常先以「科學猜想」、「科學假說」的形式出現,然後才被證實,這便是科學的一個重要特徵。某種意義上,這些想像、猜想和假說常被看成是一種「虛擬」或「虛構」,而科學家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進行實驗與實證。

雖然藝術關注的是人和人的情感,與科學所研究的物件截然不同,但藝術和科學活動的主體都是人,這一點它們又是相同的。因此,儘管自然現象本身並不依賴科學家存在,但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乃屬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和藝術家的創造是一樣的(李政道,1997)。阿瑟‧米勒說,在創造性開始的時刻,學科間的障礙就消失了。同時,在這個關鍵時刻,科學家和藝術家都在尋找新的審美形式。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科學的根源從來都不完全來自科學本身的內部。那麼為什麼20世紀最有影響的藝術運動的根源應該完全來自於藝術內部呢?

科學與藝術的本源是一致的,它們都來於人類的社會實踐,來自於人類的智慧與創造。所以「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藝術和科學的開花結果,都是奠基在人類創作和想像的基礎之上。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