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如果麥子不死(紀德逝世六十五週年紀念‧人生二部曲之一)

如果麥子不死(紀德逝世六十五週年紀念‧人生二部曲之一)

André Gide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重新認識一位因日記撼動整個歐洲的大師-紀德

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作家-紀德,不斷在作品中探討人性與道德的極限。他關注範圍甚廣:宗教、愛情、家庭、性、政治等人生各個面向
《如果麥子不死》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自傳小說,坦率誠實地令當時文壇震驚-善與惡的永恆辯證,於是影響了後世眾人。

 

內容簡介

因為誠實,他成了時代異端──
勇於指出常理的荒謬,率先站上思考的前線,
一位撼動全歐洲的大師。

  書寫只能呈現部分真實,真正的真實永遠更複雜,
  因此他竭力書寫自己,完整揭露一位知識份子的心智成長歷程。


  「人們希望孩童的心靈僅是透明而純淨,
  我從小卻只在自己身上看見醜陋與邪惡。」

  紀德很早就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矛盾,一切從童年開始娓娓道來──嚴肅的母親、溫和而早逝的父親、永遠蒼老的祖母、溫柔哀傷的表姊。以及因為「壞習慣」而被趕出學校、受同學霸凌等不愉快的求學經驗。更有與同性友人密切的友誼、偕王爾德同遊異地並認識自己性向、早年的寫作經驗,以及為了心靈救贖而締結的婚姻……

  步入中年之後,早已享譽文壇的紀德決心在本書中更進一步自我揭露。他回溯最久遠的童稚意識,捕捉所有寶貴的靈光乍現,完整展現一位知識份子的心智歷程。他更大膽坦白,自己生長於嚴謹家庭,卻不斷感受到欲望的召喚、不斷聽見內心對體制的質疑。他想追索真正的自由,卻又因迷失而恐慌。最終他發現,唯有來回於黑暗與聖潔兩造之間,才能繼續做他自己……

  《如果麥子不死》書名典出《約翰福音》,紀德試圖表達:如果麥子不死,它就只是一粒麥子,唯有通過磨難的淬鍊,遍嘗不幸的考驗,才能在塵土中復生,重新化為無數的麥粒。本書先是陸續分卷匿名發表,正式集結出版後,因內容涉禁忌題材而屢遭刪減。紀德在書中竭力剖白,卻又自述「真實」之遙不可及,正是這份強韌的誠實,使得本書流芳百世。

  =有關紀德為贖罪而寫的「人生二部曲」=
  人生二部曲之一《如果麥子不死》|對善與美的戀慕 對自我最毫無保留的檢視
  人生二部曲之二《遣悲懷》|紀德悼悔亡妻深情之作 (麥田即將出版)

本書特色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大師最具代表性的裸裎自剖
  ◎問世九十年仍永垂不朽的爭議禁書
  ◎善與惡的永恆辯證 啟發卡繆、沙特、德希達等名家
  ◎重量導讀|阮若缺(法國學術榮譽騎士‧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
  ◎法文直譯全新譯本

各界讚譽

  紀德是個無可取代之人,因為他選擇的是「成為」真理。他在年輕時就選擇成為無神論者,而在經過半世紀之後,他終於真正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真理,同時也成了我們眾人的真理。從此之後,今天的人們才真正得以成為新真理。──沙特(法國哲學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1951)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一九四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身優渥,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二十一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一九〇八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份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一九四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

  紀德在作品中私密而坦率地敞開自我,直白述說欲望帶來的牽引與困惑,在當時宗教氣氛濃厚的歐洲社會中是令人震驚的,使他遭指為異端。甚至在紀德逝世後,羅馬天主教教會仍決定將他的作品列為禁書。

  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他的日記完整展現他誠實地檢視自身,並藉以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堪為一代典範。他為知識份子帶來一股擺脫宗教與道德束縛的思潮,使「人的問題」逐漸優於「神的問題」。紀德高貴的誠實始終反映於善與惡的對立與拉鋸中,他在生活與哲思裡持續質疑,也持續重新定位生存的意義,永遠在如此歷程中尋找新的和諧與完整。正是如此強烈的矛盾為他供給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

譯者簡介

嚴慧瑩


  台灣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專職文學翻譯。譯有《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獨子》、《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反抗者》等書。
 

目錄

導讀|昨日種種是今日豐盛的麥粒 文◎阮若缺
如果麥子不死
第一部
第二部
紀德年表
 

導讀

昨日種種是今日豐盛的麥粒 阮若缺(法國學術榮譽騎士‧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


  紀德在《如果麥子不死》第一部裡,最後是這麼說的:「儘管多麼想忠於事實,回憶錄永遠都只能呈現一半的真實,因為一切都永遠比說出口的來得複雜。或許只有在小說中,才更貼近真實。」追究《如果麥子不死》這類自傳體小說(或回憶錄)的真實性或虛構性,意義不大,倒是能否體會作者想盡可能誠懇地「自然流露」,才是紀德所樂見的。紀德甚至說,其實自己二十歲時寫的成長小說《安德烈‧瓦爾特筆記》(Cahier d’André Walter),便是他人生的總結,照這麼說,其他作品僅是不斷地複製、微修(或維修)。那麼這個來自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的標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是否代表了過去種種有如昨日死,以後種種宛如今日生?紀德終於「遊後重生」了。就讓我們一起去發掘它吧。

  首先,我們可能發現本書第一部與第二部比重懸殊,內容不甚調和,其實這並不足為奇,因為第一冊是寫於一九一六年,而第二冊則在一九一九年春天完成,這三年期間,紀德的生活產生了莫大的變化。第一部分作者詳述童年及青澀的青少年時期,與家人朋友相處之生活點滴,狀似伏筆;第二部分則加重著墨個人性向的蛻變,以及個性上的成長。

  ◎母親與早年學習經驗

  小說一開始,紀德就對父母雙方的家庭背景做了詳細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位於北方母系家族的經濟環境較為優渥,為基督教徒;而位於南方的父系家庭,則是布爾喬亞階級,天主教徒,而且出了他父親這位法學教授。紀德是獨子,集家人寵愛於一身,自幼即衣食無慮,和母親茱麗葉一同享盡藝文領域的陶冶,且受其影響甚鉅。茱麗葉非常注重兒子的文化修養,尊崇音樂、繪畫和詩,盡可能啟發他這方面的鑑賞力及判斷力,還讓他學鋼琴,且畫家表哥亞伯特對紀德繪畫鑑賞能力的增長也助益良多。自兒時起,母親常帶紀德聽音樂會,他的鋼琴啟蒙教師生動地詮釋樂曲,使整支曲子如對話或故事般有趣。紀德認為,除了言語之外,手指也足以藉著彈奏鋼琴傳達心裡的感受。連他成年後到非洲旅行時,還曾將鋼琴大老遠運過去。而真正令他醍醐灌頂的鋼琴恩師,則是馬克‧德拉努斯,德拉努斯還曾想說服紀德母親,讓他成為音樂家。後來他們倆人亦由師徒關係,成了忘年之交。
  
  紀德個性溫馴、文靜,最討厭打架,當然也知道自己瘦弱的身軀,是打不過人家的。他在學校數度遭同學霸凌,造成他畏懼上學、放學的原因。尤其他背頌詩歌時充滿抑揚頓挫,得到老師的讚許,從此更成了同學訕笑、痛打、圍毆的對象。後來他得了天花,接著又是神經衰弱症、頭疼、脹氣,也不知是真病還是裝病,顯然這位富家公子不適應工廠式的集體教育,產生這些生理反應也不足為奇。早年的學校經驗也許亦塑造了他遇事退縮、孤立不群的個性。

  ◎龐雜的閱讀造就深厚文化素養

  紀德的文史哲素養,是有賴家教還有個人的學習和早熟,也只有他得天獨厚的家庭環境,才能支持他悠遊閒散的求知歷程。他喜歡隨興自由閱讀,在《如果麥子不死》中,他曾提到巴爾札克的《人間喜劇》,其中最愛《龐斯表弟》,且一讀再讀。此外,他也常翻閱《百科全書》(L’encyclopédie),聖伯夫的《星期一漫談》、《筆記》,也是他的讀物,對於學科性、難消化的艱澀書籍,紀德反而特別喜愛,甚至深奧難懂的哲學篇章也不放過,如《論色慾》、《認識上帝與認識自己》、《藝術哲學》、《論智力》等。他亦研讀叔本華、史賓諾沙、笛卡爾、萊布尼茲、尼采等大師的作品。此外,紀德也涉獵外國文學作品,譬如《英國文學》、海涅的《詩歌集》。他勇於嘗試、冒險,最重要的是能夠自由地思想。而作者父親藏書室中的戈蒂耶全套詩集,他也拿來唸給母親聽,其中的希臘文與拉丁文書籍,更是他吸收知識的寶庫來源之一。

  在《如果麥子不死》第二部裡,紀德運用了許多希臘、羅馬神話、聖經的典故,暗喻自己的心路歷程,足以令讀者感受到他對這三股文化的精熟度。如他自比為遭普羅米修斯般的煎熬,因盜火(觸犯禁忌)觸怒了天神宙斯,被鎖在山崖上,任惡鷹啄其肝,然而次日肝又長出,卻得日日遭受被啄肝之苦。後來,紀德又將決定出發遠行,發現非洲大陸的壯舉,形容成向尋找「金羊毛」(稀世珍寶)之旅,在希臘神話中,「金羊毛」象徵財富、冒險,對幸福與理想的追求。在形容自己於當地「走出死亡陰影的幽谷,重生到一個真正的生命」之際,又自比為十六世紀義大利詩人塔索所寫故事中的十字軍勇士李納爾多,走入阿米達花園,因驚異與炫惑而渾身顫抖,剎那間觸動了他的聽覺(聲音)、嗅覺(香味)、視覺(色彩),感動到喜極而泣。當他懷著重生祕密回法國後,首先感受到的是如聖經中耶穌門徒與好友拉薩爾所體會到的那種「討厭的焦躁」。而他卻將自己冒失挑弄瑞士女清潔工、臨陣縮手脫逃的行為,比喻成聖經《創世紀》中的瑟夫,彷彿瑟夫遭一有夫之婦挑逗,嚇得躲避求饒。當他在道德與宗教上產生疑慮,天人交戰之際,又把責任推給基督來仲裁,由祂去解決酒神戴奧尼索斯(代表放縱與脫序)和太陽神阿波羅(象徵秩序及嚴謹)的爭議。

  ◎臍帶割捨:成為人生轉捩點的一趟遠遊

  紀德雖然飽讀詩書,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但他當然也不是聖人,他的表哥亞伯特性格坦率直爽,就曾指出他看不出紀德除了對自己之外,還對甚麼人事物感興趣,這是自私者的特性,不折不扣的自我中心者,他的「壞習慣」──自慰,其實也是種自戀的體現。再者,紀德從小就被灌輸社會階級觀念,只能跟「門當戶對」的人來往,他年少時確實也聽從母親茱麗葉的教誨,不去深究如此觀念。

  然而一趟豪華的非洲之旅,不僅打破他部分封建思想,啟發了他日後人道主義的思維,也使他就此與母親固有的想法走上大相逕庭的道路。最關鍵的一段莫過於他和當時聲名狼藉的王爾德在非洲巧遇,這是紀德人生中極大的轉捩點,對他而言,這是生命裡另一類突破和解放。

  本來仍對自己性取向不清楚的他,在這趟追求幸福、自我放逐的日子,得到了不少啟發。他肯定友誼的重要性,在與清教徒母親臍帶的割捨、與基督教的訣別上,也做了某種程度的了斷。雖然他一路水土不服,不斷生病,但也不願回頭,反而大膽與妓女交媾,和北非小咖啡館裡伺候客人的阿拉伯茂男孩「咖瓦弟」玩性愛遊戲,在兩相比較之後,終於確定自己的性癖好,從此並食髓知味。王德爾雖真誠,但有時會誇張做作,不過因為在異邦的相遇,黃湯下肚終於摘下面具,毫不遮掩的流露本性,且因發覺原本害羞自閉的紀德,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而耐人尋味地狂笑不止。兩位才子之所以能如此放浪形骸,也就是因為遠離了那壓抑做作的西方藝文圈,在異鄉才得開誠布公地恣意戲耍。

  ◎靈與肉永恆的矛盾:《如果麥子不死》的艾曼紐

  然而紀德聲稱對表姊艾曼紐(即瑪德蓮)的情感,似乎有所矛盾之處。他原本是因為阿姨的不貞,基於愛憐,於是誓言要保護艾曼紐,並好好疼惜她,甚至在求婚遭拒後仍堅信終有一日能贏得美人歸。他後來確實如願,卻提出了靈肉分離的理論:與艾曼紐是「柏拉圖式」的愛情,青春的男性肉體,才是他的最愛。然而他並未考慮到妻子的感受,及妻子發出的悲鳴,反因她將兩人多年來的書信燒毀而惱羞成怒,哭喪地責怪自己嘔心瀝血之作毀於一旦。像個被寵壞的自戀小男孩,一心只要他人付出、呵護、疼愛,將之捧在手心上,而非真正地敬愛對方。紀德在母親過世後四個月,不去顧慮近親聯姻未來生子的風險,迎娶表親的舉措,只令人不得不懷疑他僅是便宜行事地想延續「母性家人」相伴的安逸感覺。

  ◎承襲盧梭與蒙田

  在閱讀《如果麥子不死》之初,第一個想到也許可用來相比較的,可能是盧梭的《懺悔錄》,紀德亦於本書第二部提及盧梭。但在性格上更能與之相較的,應該是十六世紀的蒙田,並非因為兩人性傾向雷同,而是如以下原因:首先,兩人生活寬裕,都不必為五斗米折腰,這給了他們可自由成長和自由創作的空間。第二,兩者都愛好旅行,因為旅行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可藉機觀察他者,並剖析自己。第三,追求思想、生活獨立,一直是兩人的懸念,甚至不惜遠離妻小。第四,珍惜兄弟情誼,也不忽視僅一面之緣的邂逅,且都是人道主義的擁護者。最後,他們都喜愛討論自己,並寫下心得,也會坦誠載明自己偏好的藝文人士與其中原因。綜合這幾項偶然的巧合,若兩人有幸生在同一世代,相信很可能成為莫逆之交。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3315
  • 叢書系列:GREAT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部】
 
我是個需要對話的人,內心一切都在不斷衝突、對辯。儘管多麼想忠於事實,回憶錄永遠都只能呈現一半的真實,因為一切都永遠比說出口的來得複雜。或許只有在小說中,才更貼近真實。
 
1
 
我出生於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當時我父母住在梅第西街上,一棟位於五樓或是六樓的公寓,幾年之後搬離,所以我對那棟公寓沒有留下什麼印象。但是我記得公寓的陽台,或說從陽台所看到的景物:正前方的廣場和水池中的噴泉──更準確地說,我記得父親為我剪的紙龍,我們從陽台投向空中,隨風飄過廣場水池上空,一直飛到盧森堡公園,被高高的栗樹樹枝攔截。
 
我也記得一張蠻大的桌子,無疑是餐桌,鋪著一塊垂地的桌布;我和門房的兒子溜到桌布下,他和我同年齡,有時會來找我玩。
 
「你們在下面搞什麼鬼?」保姆大聲問。
 
「沒什麼。我們在玩。」
 
我們把帶到桌下當幌子的玩具大聲地搖動,其實我們玩的是別的:我們不是在一起玩,而是兩人緊靠著,後來我才知道我們玩的是叫做「壞習慣」的遊戲。
 
我們兩個當中,是誰教對方這個玩法的?是誰先開始的?我不知道。必須承認,有時候小孩不必人教就會自己發明這些遊戲。至於我,我不記得到底有沒有人教我,我又是如何發現這種快感的;不過,在我記憶所及之處,它就已經存在了。
 
我知道把這件事說出來是個錯誤,也清楚會造成的後果;我已預感到人們或許會拿這件事來攻擊我。但是我的自述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真實。就當作我是因懺悔才寫這本自傳的。
 
在那個純真的年紀,人們希望孩子的心靈只是透明、溫柔、純淨,然而我在自己身上看見的,卻只是陰鬱、醜陋、陰險。
 
大人帶我到盧森堡公園去,但我不肯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離得遠遠的,一臉陰鬱,挨在保姆身旁,看著其他孩子們玩。他們用小桶子裝沙子,做了一排排漂亮的沙堆……趁保姆轉過頭去的一瞬,我衝過去踩坍所有沙堆。
 
我下面要敘述的另一件事更奇怪,可能因為奇怪,我反倒覺得沒那麼可恥。後來我母親常常跟我提起這件事,她的敘述使我的記憶更為鮮明。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